时间:2022-08-25 00:51:33 | 浏览:1062
“希望你以后好好的,保重!这是我最后讲一句‘我爱你’,我放过你了……”
这不是一句恋人离别时的情话,也不是一句夫妻吵架时的气话。
这是一句结婚20年的夫妻,在离婚的那天,丈夫哽咽着对泪流满面的妻子说出的话。
下方,网友们发出了同样的疑惑:
“既然这么痛苦,为什么要离婚?”
婚姻中的问题,是这个世界的难题,单凭丈夫的那几句话,谁都无法了解其中的原因。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
婚姻是将两个人揉碎了,重新做了两个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离婚,就是将他们生生扯开。
两个人离婚,痛苦是必然的,但是将自己强行融合在一段煎熬的婚姻中,那种感觉是持久的、长期的痛苦。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
与其痛苦地沉沦,不如释然地放手;
与其麻木地煎熬,不如平静地放过。
人生最难的修行,就是放过;生活最高的智慧,就是看开。
就如伍绮诗说的那样:
“一切的痛苦都会过去,学会和自己和他人和解,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放过伴侣
再好的感情也没有满分
从恋人到伴侣,从初见甚欢到互相嫌弃,这世间几乎所有的婚姻,都逃不过相爱容易相处难的窘境。
畅销书《亲密关系》中,作者写了一个经典案例。
约翰和玛丽是一对非常相爱的情侣,他们都为自己找到了适合的另一半而开心。
但当他们成为伴侣,长期地生活在一起后,一些问题就凸显出来。
玛丽每次用完卫生间后,里面都一片狼藉。
刚开始约翰会开玩笑地提醒玛丽,后来,他发现说了很多次都无效,就直接对着玛丽吼起来:
“你为什么不能打扫一下呢?你有没有为后面要用的人考虑?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为什么不改呢?”
从生活里的一个小问题,进而演变成了夫妻间的一场剧烈争吵,甚至要走向离婚的地步。
当婚姻中的一方抓住另一方的错,不断提醒甚至以吵架的方式,试图让对方为自己改变时,那么这段婚姻就是一场权利的争夺,势必会慢慢破灭。
而懂得降低对伴侣的期待,接纳婚姻不完美的人,才是一段感情里的幸福者。
前段时间,孙俪在微博又撒了一把狗粮。
孙俪38岁生日,邓超忙了整整一天,只为给妻子做个生日蛋糕。
网友们在羡慕孙俪的幸福时,却不知孙俪包容了邓超多少“毛病”。
邓超在生活上不会照顾自己,甚至连行李都不会收拾。
有一次在北京的邓超要去外地拍戏,孙俪特地从上海飞到北京,帮他整理好行李,还要贴上字条。
还有一次,孙俪拜托妇科医生给邓超约个体检,结果邓超在妇科等了半天,还说没人理他。
生活中的邓超需要人包容和照顾,而孙俪却完全接纳了这种不足,将两个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亲密关系》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说:“亲密关系的核心就是无条件的爱。”
打开幸福婚姻的那把钥匙,就是无条件地接纳伴侣的不完美,放过婚姻里的鸡毛蒜皮和琐碎。
没有一段婚姻是百分百的完美,没有一个伴侣是百分百的契合。
就如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说的:“两人世界里,你可以对自己高标准,但不可对伴侣严要求。”
只有你自己改变了,放开了,你的婚姻和感情才会轻松与和谐。
放过孩子
允许孩子慢慢来
香港有部纪录片叫《没有起跑线》,这部纪录片揭示了香港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巨大焦虑感。
纪录片里有位叫Lrene的27岁妈妈,已经有一个儿子,还怀着一个女儿。
她对大儿子的教育比较佛系,在上幼儿园之前几乎没有让孩子上过什么兴趣班,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想让自己成为怪兽家长”。
但是,当她带着儿子去幼儿园面试时,才发现儿子已经输在起跑线很远的地方。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份落后于人的强焦虑,让她将焦点投射到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她决定这次要让妹妹赢在子宫里。
就因为父母长期的高度焦虑,逼迫着孩子不得不承受高压的竞争环境。
这种环境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据了解,一些孩子已经需要定期去看心理医生,甚至有的孩子需要服用精神类药物。
北大教育学院副教授蒋承说:
“对‘教育落后’的恐慌导致每个人都铆足了劲,没有人甘心孩子屈居人后,所以家长就推着孩子往前、再往前。
“盲目地推着孩子往前赶,让孩子丢失了许多比学习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热爱的梦想、比如发现美的眼睛、比如内心的那份淡定……”
失去这些,孩子会成为学习的傀儡,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内心空洞,对生活失去热爱的人。
孩子的一生是一场马拉松,赢在起点,未必就能赢在终点。
所以,放过那个奔波在各个课外班的孩子,放过那个拼命刷题就为了提升排名的孩子,放过那个明明很累,也要努力撑下去的孩子。
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就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
“孩子,你慢慢来,别人越快的时候,你越要慢,慢下来,想明白,一步一步走踏实。”
成长的路上,即使会一边流泪,一边奔跑,但是,迷茫会少一点,错误会少一点,悲伤也会少一点。
允许孩子慢慢来,你也会慢下来,享受这多彩的生活。
放过父母
才有属于自己的归途
《人生海海》中说:
“人活一世,总要经历很多事,有些事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留痕迹;有些事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
这段话是著名作家麦家所写。
在父亲去世三年后,他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揭开了内心的伤疤,最终与决裂多年的父亲和解,也与自己的人生和解。
麦家的父亲是一位严苛又脾气暴躁的人,而年少时的麦家非常叛逆,每次与别人打架,他总免不了要挨父亲的一顿打骂。
有一回,因同学辱骂他的父亲,麦家又跟同学打起来。
结果,他的父亲提着根毛竹赶来,麦家以为父亲是来帮他的,却没想到,父亲当着所有人的面,重重地给了他两个耳光。
就是这两个耳光,让麦家从此对父亲关上了心门,从此成了陌路人,整整20年。
直到他自己做了父亲,他的儿子在初二时期,突然关上了自己的房门,突然拒绝与父母对话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曾经对父亲的那种决绝是多么令人心痛。
《人生海海》就是麦家内心的一次疗愈和重塑,是一次理解,更是一次深深的忏悔。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接纳父母的不完美开始。
就如有句话说的:
“少年不识双亲意,养儿方知父母恩。”
丢掉原生家庭的包袱,放过父母当年的种种,人生只有往前才有风景,往回只有失落和懊悔。
与父母和解,与往事妥协,才能内心不留遗憾,让爱延续到下一代。
作家白落梅曾写过一句话:
“生的终点,不是在山水踏尽时,也不是在生命结束后,而是在放下包袱的那一刻。”
当你真的放下,纵算一生云水漂泊,亦可淡若风清,自在安宁。
放过伴侣的不足,你的低期待与高容忍才是婚姻长久的保鲜剂;
放过孩子的不争先,静待花开远比拔苗助长更让你收获惊喜和欣慰;
放过父母对你的那些亏欠,跨过那堵心墙,才会发现生活的真相就是爱的流动与传承。
人,只有放过这些执念,才能拥有轻松快意的人生。
你,只有不为难身边的人,才会不为难自己,才能真正解脱自己的心。
作者:孟臣
8月8日,热搜榜因为“董子健孙怡离婚”而再度被爆。两人的官宣离婚,很突然也很简单:董子健说,“咱都好好的”,而孙怡则回复,“从前祝我们,今后祝你我。”自2017年结婚,董子健与孙怡的婚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5年的婚姻,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民政部官网日前公布的《2021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213.9万对夫妻完成离婚登记。澎湃新闻注意到,更早前的2019年,404.3。这一登记量为2020年(373.3万对)的57.30%,少了159.4万对。
文/夏莫01婚姻是人生的一个大梦,有些人一场美梦做到白头偕老,有些仍却三番五次从噩梦中惊醒从此畏惧梦里的一切。婚姻该是有关爱情的一场美梦,却时时有离婚的阴霾笼罩在美梦的穹顶之上。今年45岁的徐进在名为婚姻的牢笼中看不见真正的爱情,在无休止的
读者来信如是说:我和丈夫自由恋爱并结婚,我俩恋爱期间因彼此工作都很忙,我俩也只能在周六日见面。期间我们做得比较多的事情:找一家较为安静的咖啡店唠一下之前一周发生的事情以及对未来的规划。那时候,我们之间或许客套的因素多一些,以至于双方都觉得彼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正文: 1635字预计阅读时间: 5分钟161/365天日更壹最近看了几篇离婚相关的文章和视频,看完之后我心有戚戚焉。想要记录下来。先把结论放在最前面。不要迷信离婚,大部分的婚姻问题,不只有离婚一个解决方案,婚姻出现问题要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任增辉近年来,离婚率逐年攀升,不仅网络上时常传来名人夫妻离婚的消息,许多寻常夫妻也因为各种无法调和的矛盾选择结束婚姻。如果父母的婚姻真的走不下去了,而孩子年纪尚小,该不该告诉他?许多离异夫妻选择不告诉孩子,
在《文汇报》“笔会”版上看过一篇文章,说不少日本男人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混上个“科级”“股级”,高高兴兴准备安度晚年,可是在家里等着他们的却是妻子的一纸离婚诉讼。当时觉得纳闷,在我印象中,日本大男子主义严重,妇女地位极低,都是跪着
鲁法案例【2022】314离婚时约定孩子归女方抚养男方无须支付抚养费之后向男方主张抚养费法院会支持吗?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吧~基本案情原告孟某某系被告孟某旺与丁某某婚生女子,孟某旺与原告生母丁某某于2019年7月10日在济南市济阳区民政局协议
作者|陶若素谁都没想到,这一次离婚的明星,居然是董子健和孙怡。8月8号上午,董子健和孙怡双双官宣离婚,被网友戏称:真正的大瓜都是毫无征兆的。毕竟,6月份还在送祝福,这个月就体面告别。很多网友认为他们的离婚,和孙怡6月份在机场搂抱经纪人有关。
说起“复婚”,很多人都拿“破镜重圆”来形容它。但复婚后,真正能过得幸福的,往往是那些有复婚基础的夫妻。对于那些没有复婚基础的夫妻,即便是复婚了,也不容易过得幸福。甚至有的,还是会再次分离。可见,复婚不易,要谨慎对待。的确如此,复婚并不是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