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0 17:54:24 | 浏览:330
离婚,是婚约的解除,同时还包括财产分割和子女的未来养育等。
离婚,对于夫妻来说,尽管是一种解脱,但,无论如何,也是一种伤痛,尽管这伤痛经常主要不是离婚本身造成的。
什么是“家”?妈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孩子的家。家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有些像是“革命根据地”)。离婚后,孩子往往就失去了这个“家”,特别是当妈妈爸爸都再婚后,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即使读大学了,也害怕春节放假,因为,放假的时候,看同学们都各回各家了,自己却不知道该回哪个家,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的家。孩子会有一种“无家可归”的痛失感。
离婚,不止是去换一张离婚证书,还有一大堆需要处理的事情。
因此,离婚前,建议最好能够去做几次心理咨询。
关于离婚的心理咨询,有哪些基本要领呢?
一、 明确离婚心理咨询的目标
尽管人们可以有各种原因或理由想要离婚,但是,总体来说,离婚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沟通不畅。
这样的婚姻,即使不离婚,感情沟通不畅,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也照样是痛苦的。
不要把感情沟通不畅所造成的痛苦,记账在离婚头上。
所以,面对将要离婚的夫妻,心理咨询工作不是挽留婚姻或拆散婚姻,其目标只有一个:促进双方的感情沟通。
感情沟通增进之后,仍然有两个可能的结果:不离婚,或者离婚。
心理咨询师,所能做的只有一个:搭建一个心理平台,促进夫妻感情沟通与交流。
二、 离婚心理咨询的两个工作方向
1、 关系取向:以调整互动关系为主,促进双方的情感沟通。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帮助当事人具体分析两个人之间是如何匹配和互动的,其间存在哪些错位和误区等;以维护爱情亲密关系为目标,调动双方的意愿,各自调整自己,以适应关系的维系。
前提是,双方都愿意为改善互动关系而努力。
这样的离婚咨询,往往需要两个当事人同时前来接受心理咨询。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经常会有如下的提问:
“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渐行渐远的?”
“你们之间最大的分歧是什么?具体有哪些?”
“曾经当初你们是如何爱上对方、并选择跟对方走入婚姻的?”
“结婚后,包括结婚前的恋爱阶段,曾经有过一段幸福的时光?当时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你们愿意共同努力,调整自己,向对方走近吗?”
婚姻关系,一定是要“各取所需”,主体间性,最终达到“双赢”,这样的关系才能得到双方的认可,并愿意继续维系这种关系。
在关系取向方面,心理咨询师会帮助分析婚姻中的互动模式,属于“等位交换互动模式”,还是“错位交换互动模式”,比如,“同伴关系”、比翼双飞(等位交换)?还是“母婴关系”,“付出下半身以换取对方的上半身”、郎才女貌、嫁汉吃饭(错位交换),等。以明确各自对婚姻的期待,各自的愿望和需要,并主动调整自己,适应对方。
一旦自己知道了对方的期待、愿望和心理需要,我就知道如何“雪中送炭”、“投其所好”、投怀送抱啦。当双方都愿意主动为对方去做这些的时候,双方的情感沟通就会变得通畅起来了,相互之间的爱也就自然而然地流动起来了。
2、 个体取向:婚姻中的两个人,当想要离婚的时候,最好各自都让自己去做一系列的个人成长心理咨询。
在个人成长心理咨询中,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幼年成长环境、原生家庭、早年创伤,及其对后来的爱情及婚姻关系造成的影响。
这样的心理咨询,属于个体的心理成长咨询。
建议丈夫和妻子,分别找两个不同的心理咨询师分别定期去做咨询;最好去找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
在个人成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如何处理自己当下的婚姻关系。
这往往又有三个努力方向与成长环节:
(1) 面对离婚,“我要改变对方!以满足我的需要。”
这经常是来访者最想要的结果,也是来访者最受挫败、最失望的一个方向。
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共情来访者的愿望和需要,并一起面对惨败,然后探讨下一步该怎么办。
(2) 既然对方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我只能改变自己对待婚姻爱情关系的手段和方式,以适应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关系取向),适应对方的感情需求。这时,咨询师要理解共情体谅来访者为了维系关系所承受的内心委屈。
一般来说,在夫妻关系中,各自都还是需要有某种程度的忍让或让步啦。
(3)回到“个体独立生活”的立足点上来。
每个人恋爱结婚前,都曾经是一个人独立生活的。后来,遇到了爱人,选择了走入婚姻;现在,又面临离婚。无论结婚前,还是结婚后,还是当下想要离婚,或者是将来离婚后的生活,对于当事人来说,共同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怎样,都要努力让自己活得好一些!”
是否离婚,表面上看,是在处置婚姻关系,是否把对方留下来。本质上来说,是当事人在选择自己的未来生活。
情况往往会是这样的:一旦来访者不去强行改变对方了,一旦把生活的重心重新收回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活得好起来了,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也会有所改善。当然了,仍然会有很多人最终选择了离婚。
三、 离婚前的生活协议
既然夫妻两个人都已经开始探讨将来要离婚了,那么,在办理离婚手续之前,两个人依然需要具体讨论:离婚前的这段日子,两个人将如何度过这最后一段共同相处的日子。
这时,心理咨询师带领夫妻当事人一起商量,离婚前的生活将如何度过,各自的愿望和需要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夫妻双方能够在尽量详细的感情互动和生活细节方面,形成约定,达成协议。离婚前,双方参照该协议具体观察执行;以观后效。
在达成协议时,不仅要有尽量详细的具体内容,各自去做哪些事情,承担哪些责任、履行哪些义务,协议还应该包括检查验收的时间期限,比如,设定三个月或半年作为时间期限。
四、 离婚前的心理准备、对未来做出设想和安排
离婚,不仅是去办一个离婚证,做到“组织上离婚”,更是要首先提前做到“思想上离婚”。
即,离婚前,自己要在内心做好“离婚前的心理准备”。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可以跟来访者一起讨论:
“你准备过几个月之后,去办理离婚手续、换取离婚证书?”
“你会去跟父母家人或朋友闺蜜等一起探讨关于离婚的经验和观点、意见吗?”
“在离婚之前,你还有哪些事情要具体去做吗?”
“离婚后,你住哪儿?你有房子住吗?孩子由谁来抚养?你有工作和经济收入来源吗?你的收入维持你的个人生活,以及抚养子女吗?”
“离婚之前,你是否先要给自己找到一份工作?”
“离婚后,你的未来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如何告知父母家人?”
“离婚后,你有朋友吗?”
“你将来还要再找一个人结婚吗?再婚的那个人,会是怎样的呢?你将如何进入你的下一段婚姻生活?”
长期投资的股票,涨到一定幅度或大涨就要减仓,此时就是投机;频繁买卖中将看好的股票长期持有,投机取巧就成了长期投资。对面股市魔力,要独立思考,全方思考,逆向思考,理性利用市场情绪,免当牺牲品。这也是检验投资者理性思维和心理承受力的关键时刻,也是考验你降低或化解损失的应急智慧的最佳时机。
在这个过程中,玩具是孩子体验学习的工具。玩具对于儿童来说,在其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然玩具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给孩子选择玩具呢。今天我们就请心理专家根据自己。孩子整个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上海一中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袁亮应支付的抚养费标准是多少,以及一审法院将离婚协议中约定的每月抚养费7000元调整为5000元依据是否充分。上海一中院遂驳回袁亮上诉请求,判决袁亮补付抚养费18万元,并改判袁亮自2020年12月起支付小浩抚养费7000元,至小浩18周岁止。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消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今年1月份各省集中下调公立医院核酸检测的政府指导价,单人单检从每人份120元以上降至80元左右。截至9月16日,已有广东、湖北、上海、天津、河北等共计30个省份下调公立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绝大多数省份将单人单检价格降至每人份60元或更低水平,10人混检价格降至每人份15元或更低水平。
利用离婚冷静期,对夫妻之间的婚姻危机,通过调解和好的方式结案,改变了过去通行的对初次离婚诉讼案件,被告坚决不同意离婚,在无法定离婚情形时,径行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简单做法。湖滨区法院在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中,积极尝试推行离婚冷静期的做法,具体分为案件审理中和结案后两个阶段,审理中一般为7至15天,结案后一般为三个月,可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一次。
被告闫女士辩称,其同意离婚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要求黄先生支付其精神损害赔偿金10万元,理由是黄先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多人存在婚外情并同居的行为。虽无直接证据证明黄先生已构成与他人同居,但该行为是对夫妻忠诚义务的严重违反,足以对夫妻关系中无过错方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损害,黄先生对此存在重大过错,因此,闫女士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支持。
许川老师说:这不是为了男人,而是真正为了你自己好。1. 判断离婚是冲动还是抉择。心理学家曾说,关系再好的夫妻,一生也有200次想要离婚的念头,觉得他不好了,不开心了,在婚姻里感觉找不到自己了,这些其实都是很正常的情况,很多夫妻也和你一样,你
海明威《老人与海》:“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每个人的精神,都比自己想象中要坚韧。但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认清这个真相。轻易被生活打败的人,遇到挫折就认输的人,都是让精神沉睡的人,他们并没有尝试过利用
一个男人,本事不大,但是顾家,挣五千块钱,除了自己吃饭加油外,全部上交老婆,老婆在家带孩子,最小的孩子也该读五年级了,女人不上班还处处抱怨,嫌弃男人没本事,满足不了她的生活所需,给她买不上漂亮衣服,化妆品。
其实,我对这段婚姻也是真的厌倦了。段飞鼓起勇气认真说这话的时候不敢直视家宜的眼睛,他很是打怵她那种能钻透厚厚墙壁般的犀利目光。同时也怕她的毒舌,随时发射的毒针能够从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出乎意料的迅捷速度刺进完好的肌肤准确无误直接扎到心脏。